top of page

到加拿大两年,我试着学会不再害怕你们!

Writer's picture: UniExploreUniExplore

Updated: Apr 8, 2021


​北京时间大年初二,我和闺蜜兼小学同学视屏聊天。她给我说起大年初一的时候,小学同学举行了一次同学聚会,并把照片发给了我。于是我们俩就着照片开始讨论:“天啦!班主任怎么还是如此年轻漂亮!十多年感觉都没怎么变!”,“哇塞,没想到当年班上的小胖墩,如今变得这样帅了!果然胖子都是潜力股!”,“你看你看,当年暗恋你的那个男生如今长这样……” 又说起,聚会过后同学们建了一个群,全班大半同学都在群里。于是我催促闺蜜赶快把我拉进群里,准备联络联络感情。

进了群,正准备吆三喝四,联络感情。输入了新年祝福语,准备按下发送的那一刻,我的手指猛然顿住了!


我突然发现,我们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都在群里!

说实话,我犹豫了好久,几次想按下发送,最后还是怂了。放下手机,实在有点挫败:我没想到,我已经小学毕业了十多年,甚至自己学习了教育学,却依然逃不开“怕老师”三个字!

我从小就是老师眼中的“乖孩子”,听话。但越是这样,我好像越是害怕老师。甚至到了大学期间,教授迎面路过,我就假装没看见,在电梯里碰上了也会低头装死…….我自己把这种逃避心态称为“怕老师综合征”,我不知道有多少小孩儿,有和我一样有怕老师的毛病。

我到加拿大读书之后,这种"怕老师综合征"已经好了很多。我从最开始的时候根本不和老师沟通;到鼓起勇气和老师沟通,礼貌地称呼他们为Professor XX;再到开始经常主动找老师聊天,称呼也从Professor XX变为了直呼其名;最后,我敢在课上发表和老师的不同观点,并且据理力争。

我和我的教授沟通课上讨论的问题,想要了解他们的看法;和他们讨论我们学院哪些地方做得很好,哪些地方可能还需改进;我甚至主动询问教授有没有当志愿者的机会,请求她推荐我去一个非盈利组织当志愿者。


我以为我已经不怕老师了,真的,我是这样以为的。


我到加拿大学习教育学。在课堂讨论中,无论是我,我的同学,还是我的教授,我们经常讨论和秉持的观点就是:教师不再作为课堂中的权威(Authority)存在,而是课堂的服务者,学生学习的辅助者(Facilitator)。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是完全平等的。我在这里用的是“交流”,而不是“请教”或者是“指导”。因为这种对话是双向的信息流动,而不是单向的信息流动——对教师来说只是输出,对学生来说只是接受。在加拿大,大家喜欢这种平等和随意的交流,甚至我的一位同学(多伦多本地教师)在和我聊天时说,他喜欢并且支持他们的学生挑战(Challenge)他,甚至和他辩论(Argue)。

我虽然赞同这种观点,但是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教师的观念稍微有一些不一致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我们讲“尊师重道”,我们讲“天地君亲师”,我们讲“一日为师终身为父”。老师在我们心中始终是有距离感的,是高高在上的。作为学生,我们需要有礼貌,我们需要去尊敬我们的老师。而对于作为“乖孩子“的我自己来说,我更是习惯性的去接受老师给我的一切,去遵循,去服从。还记得我父母小时候调侃我:“把老师的话当做圣旨!”

​北京时间大年初二,我和闺蜜兼小学同学视屏聊天。她给我说起大年初一的时候,小学同学举行了一次同学聚会,并把照片发给了我。于是我们俩就着照片开始讨论:“天啦!班主任怎么还是如此年轻漂亮!十多年感觉都没怎么变!”,“哇塞,没想到当年班上的小胖墩,如今变得这样帅了!果然胖子都是潜力股!”,“你看你看,当年暗恋你的那个男生如今长这样……” 又说起,聚会过后同学们建了一个群,全班大半同学都在群里。于是我催促闺蜜赶快把我拉进群里,准备联络联络感情。


进了群,正准备吆三喝四,联络感情。输入了新年祝福语,准备按下发送的那一刻,我的手指猛然顿住了!


我突然发现,我们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都在群里!


说实话,我犹豫了好久,几次想按下发送,最后还是怂了。放下手机,实在有点挫败:我没想到,我已经小学毕业了十多年,甚至自己学习了教育学,却依然逃不开“怕老师”三个字!

我从小就是老师眼中的“乖孩子”,听话。但越是这样,我好像越是害怕老师。甚至到了大学期间,教授迎面路过,我就假装没看见,在电梯里碰上了也会低头装死…….我自己把这种逃避心态称为“怕老师综合征”,我不知道有多少小孩儿,有和我一样有怕老师的毛病。

我到加拿大读书之后,这种"怕老师综合征"已经好了很多。我从最开始的时候根本不和老师沟通;到鼓起勇气和老师沟通,礼貌地称呼他们为Professor XX;再到开始经常主动找老师聊天,称呼也从Professor XX变为了直呼其名;最后,我敢在课上发表和老师的不同观点,并且据理力争。


我和我的教授沟通课上讨论的问题,想要了解他们的看法;和他们讨论我们学院哪些地方做得很好,哪些地方可能还需改进;我甚至主动询问教授有没有当志愿者的机会,请求她推荐我去一个非盈利组织当志愿者。


我以为我已经不怕老师了,真的,我是这样以为的。


我到加拿大学习教育学。在课堂讨论中,无论是我,我的同学,还是我的教授,我们经常讨论和秉持的观点就是:教师不再作为课堂中的权威(Authority)存在,而是课堂的服务者,学生学习的辅助者(Facilitator)。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是完全平等的。我在这里用的是“交流”,而不是“请教”或者是“指导”。因为这种对话是双向的信息流动,而不是单向的信息流动——对教师来说只是输出,对学生来说只是接受。在加拿大,大家喜欢这种平等和随意的交流,甚至我的一位同学(多伦多本地教师)在和我聊天时说,他喜欢并且支持他们的学生挑战(Challenge)他,甚至和他辩论(Argue)。

我虽然赞同这种观点,但是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教师的观念稍微有一些不一致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我们讲“尊师重道”,我们讲“天地君亲师”,我们讲“一日为师终身为父”。老师在我们心中始终是有距离感的,是高高在上的。作为学生,我们需要有礼貌,我们需要去尊敬我们的老师。而对于作为“乖孩子“的我自己来说,我更是习惯性的去接受老师给我的一切,去遵循,去服从。还记得我父母小时候调侃我:“把老师的话当做圣旨!”



当然,我从不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“不对”,我也从不认为这两种看待师生关系的理念有高下之分。我只想把这种不同的观念叫做差异——文化差异。这种文化差异,甚至文化冲击,对于留学生来说屡见不鲜。所以,我自始至终,不停地在思考的问题是:


我们应该如果看待或者是对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?

难道差异就一定意味着有高下之分吗?

难道差异就一定不能共存吗?


这些问题我没有答案。我只是提出来。希望,能给正在留学的你们,或者将来会成为留学生的你们,一些思考与启发。

当然,我从不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“不对”,我也从不认为这两种看待师生关系的理念有高下之分。我只想把这种不同的观念叫做差异——文化差异。这种文化差异,甚至文化冲击,对于留学生来说屡见不鲜。所以,我自始至终,不停地在思考的问题是:


我们应该如果看待或者是对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?

难道差异就一定意味着有高下之分吗?

难道差异就一定不能共存吗?


这些问题我没有答案。我只是提出来。希望,能给正在留学的你们,或者将来会成为留学生的你们,一些思考与启发。

6 views0 comments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